“嗡阿吽”三字明簡介
“嗡阿吽”三字明,又稱為金剛誦,是佛教之藏密主教金剛總持即普賢王如來的根本咒,代表佛的三密和三身。
“嗡阿吽”三種子字是三世諸佛的心髓,也是一切佛菩薩身語意的根本種子字,而一切心咒猶如諸佛菩薩的命根。
僅僅是口誦心咒,即可感應到諸佛之心,從而獲得無量的福德。尤其是嗡阿吽三字金剛咒,它是咒中之王,是一切咒的源頭,也是諸咒之母,這在若干密續中多有提及。
“嗡”代表佛的身密,白色,化身;
“阿”代表佛的口密,紅色,報身;
“吽”代表佛的意密,藍色,法身。
“嗡”:象徵五部佛的種子字、報身佛的心咒
“阿”:象徵普賢王如來等、法身佛的心咒
“吽”:象徵如釋迦摩尼佛、蓮花生大士等之所有化身佛的佛號與心咒
“嗡阿吽”:能斷除三毒,所謂三毒就是貪瞋癡,而所有八萬四千種的煩惱,其根源就是三毒。
“嗡”:清淨貪之毒
“阿”:清淨瞋之毒
“吽”:清淨癡之毒
“嗡阿吽”三字明是充滿人類宇宙的根本法音。佛部、蓮花部、金剛部的聲密。
“嗡”,我們自己心臟跳動,血脈流動的聲音就是“嗡”音。它是宇宙原始生命的根本音,是形而上天部的聲音。它含有無窮無盡的能量,是佛部的聲密,表示佛的聲密。
“阿”,人出母胎,呱呱墜地,開口第一聲就是“阿”音。它是宇宙開闢,萬有生命生髮的根本音,是人與動物諸生命的開口音,具有無邊無際的功能。是密宗阿部的開口音,是蓮花部的聲密。
“吽”,物質世界,天上雷鳴,地下地震,都是“吽”音。它是萬有生命潛藏生髮的根本音。它具有無限無量的生髮功能,是金剛部的聲密。
“嗡阿吽”三字明法理
“嗡”,是人體之氣轉向腦部所發之聲。發這種音時,需要用圓型的口腔共鳴器和唇型來表達它,形成一個圓滿的圓形。“嗡”的念誦,可以調和陰陽,使虛症得補,實症得瀉。最低效果,也可以使頭腦清醒,精神振發。如果傷風感冒,連續不斷念此音,可以使頭部發汗,自然而愈。
“阿”,是人體之血轉向心部化而為氣所發之聲,也是氣轉而至喉所發之聲。內聞為無聲之聲,開口即聲。若懂得“阿”音部的妙用,就可以打開身體五脈輪結,同時也可以清理臟腑之間各種宿疾,修之持久,可以體會內臟氣脈震動的效果。
“吽”,氣下降到臍輪則是“吽”字音。藏密特別重視“吽”音,以“吽”音通一切音,表五方佛之心:觀想“吽”字,可以轉“貪嗔癡慢疑”五種煩惱成為光明的佛的五種智慧。懂得以“吽”部音念誦,可以震開脈結,促進新陳代謝,啟發新的生機,最少也可以達到長壽的目的。
實際上嗡阿吽三字,也是印度梵文聲母的總綱,因此,只用此三個字的發音,組合成為一句咒語,便是普賢王如來的三字根本咒。普賢是普遍而賢善地充滿一切處所,無時無處而存在的意思。
“嗡阿吽”代表三身體性的圓滿,即是法報化三身、大手印身。此三字除了在生起次第有清淨三業,轉三業為三密的功德之外,在大手印或大圓滿的“且卻、妥噶”或在圓滿次第、金剛誦法方面,皆有許多成佛修持大法。故僅僅“嗡阿吽”三字,就有無量無邊法門,能由此而離諸三業煩惱,證得一切三身體性圓滿成就。
咒語的秘密
早在佛教創立之前,上古的印度婆羅門教就相信咒語的神奇作用。婆羅門教和密教都認為,念誦咒語可以與天神的心靈直接感應而發生效力,咒語似是諸佛菩薩的電報密碼,可以呼應通靈,互相感召。實際上,咒語的神奇作用關係到音聲的秘密。現代科學迄今仍然未能解開音聲與宇宙萬有生命關係的神秘功能之謎。
人類對於音聲的學識,恐怕還只知其能溝通人與人之間、人與動物之間思想感情等,至於利用音聲促進人與動物等的生命,啟發生機,或者感受死亡的秘密,以及植物和礦物等有無音波輻射和反應等問題,還有待於研究。
音聲的振動,可使雪崩,可使玻璃窗破裂,可使人入靜或安睡,亦可使人煩躁不安。據說它還可使動物多分泌乳汁、多產卵,促進動物的生長發育,促使某些植物快速成長。
又據科學實驗,超低音的振動,可使人激動、使人感到疼痛而呻吟,甚至對建築物造成破壞,這是音聲振動頻率不同對自然界和人體所造成的結果。
那麼,由歷代佛教修行者傳承的各種真言咒語,可以振動身體內部的氣脈,使其激發出生命的潛能,超越慣有現象界,而進入神妙的領域,甚至可以啟發神通和高度的智慧,這是可以理解的。
宇宙意識是音波頻率;真言也是音波頻率,二者的頻率相等時,就因共鳴而相應,所以就能產生不可思議的效力。咒語本身單調而複雜,但念誦起來卻很靈驗。所謂單調,因它是許多單音的組合,猶如蟲鳴、鳥叫,或如密雨淋淋,但聞一片淅瀝嘩啦之聲,洋洋灑灑。
所謂複雜,因它把許多單音參差組合,構成一個自然的旋律,猶如天籟地籟,悠揚肅穆,使人回歸自然進入空靈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