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修行的法門先要修止,止是修定之因,得定是修止之果。修止、修定不是佛法專有之法,任何外道、任何宗教都必須修止,才能夠有成就,即使畫符、唸咒,乃至邪門外道還是一樣要修止。止是把心專一起來,世間任何一件事,如學問、技術、武術,音樂、藝術,若不專一,也不會有成。只要把心集中於一點,沒有做不成功的事。釋迦牟尼佛說過:「制心一處、無事不辦。」正是此意。

四書中的〔大學〕提到:(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明明德者明心見性也。大徹大悟。把前念停掉,把所有的思想煩惱都停掉,後念不讓它起,中間就空靈了,這才叫修止。

如何能明心見性呢?「知止而後有定」,止的功夫達到才有定,定下來之後才能夠真正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此慮非指憂慮,而是思惟的意思,經過思維才能達到智慧的成就,才能夠明明德。這個戒、定、慧的程序講得非常清楚。

佛法稱戒、定、慧為三無漏學,由嚴持戒律而得定,由定力而生發智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jj 5966 的頭像
    ajj 5966

    ajj 5966的部落格

    ajj 59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