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來面目」「不可思議」與「不立文字」

 

當你對一切現象的執著心統統放下時,

這是無法用語言文字來表達、思索的如實境,

所以叫不立文字,也稱為不可思議的悟境。

 

所謂「本來面目」,禪宗的意思是說:

在沒有生與死之前的本來面目是什麼?

 

已經進入了生死,這是一種現象,

是身體的現象、心理的現象、環境的現象,這些現象加起來,就是生與死。

那麼,離開了這些生死現象,既不生也不死,

既無生也無滅的本來面目,是人人本具的,那究竟是什麼呢?

 

那是不可思議的真如佛性。

 

「不可思議」與「不立文字」,這兩個名詞其實是同樣的意思。

只要用文字表達的,就是語言、符號;

而思議則是用嘴巴講、用頭腦思考,這也是符號,

所有的符號都稱之為「相」,都是現象。

 

因此,「不可思議」與「不立文字」講的都是同樣的東西,

那就是放捨諸相之後,當下便能夠發現自己的本來面目。

 

隨時能放捨諸相,隨時就能見到本來面目,

只要有一個念頭沒有辦法離開現象,便是著相;

只要執著於任何一相,那就跟本來面目不相應了,

自然也就見不到本來面目了。

 

許多人誤解,在打坐時所產生的身心反應,

如:輕安境、光明境、空靈境、感應境、神通境……

就是開悟的悟境,其實那也只是生理現象、心理現象,最多是精神現象。

有這些現象是很好的,那是已經放下了粗重的身心負擔,

心志專注,凝神安住,故有異於一般的經驗出現,

但它只是一種身心現象,不是開悟,未見本來面目。

 

《六祖壇經》所講的無住、無念、無相,就是講「本來面目」,

就是悟境,就是放下了所有一切自我中心的執著。

好比演員需要化妝,需要穿著各種不同的戲服,

可是在卸妝以及脫下戲服之後,就顯出了演員自己的本來面目。

 

禪宗所講的本來面目,是指放下了自我中心的執著,

心無所住、念無所繫,放捨諸相之後的大解脫、大涅槃。

 

當你對一切現象的執著心統統放下時,

這是無法用語言文字來表達、思索的如實境,

所以叫不立文字,也稱為不可思議的悟境。

 

---摘自《聖嚴法師教默照禪》

 

*** 願將此功德迴向眾生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jj 5966 的頭像
    ajj 5966

    ajj 5966的部落格

    ajj 59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